动态   |   2025-05-19 收藏 0 1

5·18国际博物馆日


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紧扣主题,通过“请进来 走出去”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收获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精彩瞬间吧!

1

穿越千年海岸 探秘地质奇观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搭建博物馆资源与校园教育的桥梁,普及海洋、湿地、古海岸遗迹的文化知识,深入感受古海岸遗迹的独特魅力,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区文保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走进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开展“穿越千年海岸 探秘地质奇观”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以专业视角解读渤海湾西岸沿海平原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师生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知识盛宴。

WeChat12fdec5f0cff3c9581595cdac82b080c.png

活动伊始,宣教老师以生动鲜活的语言,配合精彩的图文资料、天津贝壳堤形成过程视频,带领师生深入了解距今约6000年以来渤海湾西岸沿海平原的海陆变迁过程以及我们的祖先与贝壳堤相依相生、劳作奋斗的历史,让同学们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热爱并保护我们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活动特别设置互动问答、实践体验环节,使同学们更加直观感受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引导同学们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提升大家树立保护海洋、爱护环境的意识。

2

探索古海岸 共筑海洋梦

5月17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联合滨海新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开展“探索古海岸 共筑海洋梦”主题实践活动,大港第三小学、大港同盛学校、大港第六中学、大港海滨第二学校等多家“滨小宣”基地学校积极参与。宽阔的场馆内,“滨小宣”们毫不怯场,纷纷化身讲解小达人,讲述滨城故事,宣传海洋文化,带领参观者领略渤海湾西岸沿海平原“沧海变桑田”的漫长过程,红色的绶带和闪烁的徽章在“滨小宣”们自然坚定、端庄大方的宣讲展示中格外闪耀。

7ff99a69aab29edd505c3bb3bde5bb0.jpg

在科普教室内,桌上摆满琳琅满目的贝壳,形状各异、色泽天然,是创作“宝藏”素材。宣教老师为大家讲解奶油胶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各种装饰技巧,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旅,他们化身成为一个个小小设计师,用奶油胶作为颜料,巧妙运用色彩搭配,并用工具在画板上描绘自己心中的蔚蓝大海,然后把零散的贝壳拼接成一幅幅灵动立体的海洋画卷,不同的畅想让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童趣与创造。

d4dbe2b8399419212a79eeebcaa11cf.jpg
f6c5476cb46417c339891637167cc58.jpg

3

东西协作文化交流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东西两地政府关于东西部协作和合作的安排部署,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滨海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中心(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积极组织游客观看“博博生吉”——马家塬车舆博物馆线上直播,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协作地区文化遗产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实现两地文化沉浸式交流。通过线上展览讲解、专家讲座、互动交流等环节,增强观众对马家塬遗址文化的了解,深入解读“镇馆之宝”青铜茧形壶,聚焦文物细节,讲述文物故事,使观众“触手可及”,让博物馆的馆藏资源,陈列在广袤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一步步贴近公众认知,让公众足不出户了解两地历史文化魅力,实现公众与历史的对话,传统和现代的碰撞,让公众零距离体验两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文物资源和地域民俗风情。










随着“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系列活动的圆满落幕,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积极发挥阵地职能,将博物馆的魅力和价值传递给公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公众文化生活,增强公众对海洋、湿地、古海岸遗迹的保护意识。展望未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博物馆文化的推广与传承,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其中。




来源: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